欢迎来到基金服务网!
186 1691 6099

325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!2022离任基金经理人数创新高

发布者:基金服务网 发布时间:2023-01-16 11:22:36

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,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变更非常频繁。有不少公司增聘了基金经理,也有不少公司有基金经理离开。统计显示,2022年,共有325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,与2021年的323位相比再创新高。

具体来看,2022年,嘉实基金、华夏基金、博时基金、国君资管、汇添富基金、鹏华基金、富国基金等机构新聘的基金经理人数较多。嘉实基金的新聘基金经理达到了31人,华夏基金的新聘基金经理也有29人。与此同时,2022年内,工银瑞信基金的离任基金经理达9人,其次是嘉实基金,离任8位基金经理,鹏华基金、广发基金和博时基金也都有7位基金经理离任。

从基金经理的变动率来看,小型公募和部分外资公募的基金经理变动最为频繁,基金经理流动率较低的则是部分中型公募。对此,有业内人士认为,头部公募的基金经理有渠道和宣发优势,容易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,因此也容易得到更多的外部发展机会,反而不会成为行业内最稳定的从业群体;小型公募可能因为平台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太明朗,或者待遇较低,使得员工产生较高的流动性;外资公募参与中国公募市场的时间不长,需要一定的磨合以适应本土规则,如何选择适合外资风格又熟悉本土市场的基金经理,也是外资机构的一门必修课。

回看2022年,离职的基金经理中不乏曾经的“顶流”或者大众认可度较高的基金经理,这些大咖的离职去向也非常多样化。

比较主流的去向是“公奔私”。比如,2022年,业界颇为关注的董承非、周应波等知名基金经理选择离开公募行业,加入私募。董承非加入睿郡资产,任公司管理合伙人、首席研究官。周应波成立运舟资本,任法定代表人、董事长,林森和崔莹加入勤辰资产,分别任合伙人、投资经理。招商证券研究所曾指出,大部分“公奔私”的基金经理会选择自主创业,占比约七成,其余少部分会选择加盟。

不少基金经理在“公奔私”后持续在新公司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。去年5月,董承非奔私后的首批私募产品发行,募集金额达45亿元。无独有偶,去年8月,周应波奔私后的首批新产品在募集首日就大卖超30亿元,运舟资本从产品宣传期开始,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迈入了“百亿私募”阵营。

也有部分基金经理选择“公奔公”,继续留在公募行业发展事业。2022年,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调动了公司,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赵诣、张雪、闫思倩、魏晓雪等。其中,赵诣离职农银汇理基金,加入泉果基金;张雪离开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,加入广发基金;闫思倩离开工银瑞信基金,加入鹏华基金;魏晓雪离职光大保德信基金,加入外资公募路博迈基金。

“公奔公”的基金经理也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号召力。去年7月,被称为“新能源一姐”的闫思倩加入鹏华基金后发行了首只产品,募资规模超31亿元。去年10月,2020年的公募“四冠王”赵诣发行了加入泉果基金后的首只产品,该产品的首募金额达到了99.07亿元。

对于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创新高一事,有业内人士认为,近几年,公募行业无论是高管还是基金经理,变动率相比前几年都有明显提升。整体而言,这是行业规模做大,活力增强的体现。应该看到,在部分出色的从业人员离开公募行业的同时,也有不少优秀的泛金融从业人员加入这一队伍,而另一些从业人员在职业调动时也仍选择留在公募行业,足见行业本身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。

在他看来,吸引优质人才是公募机构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行业人员变动加剧,人才竞争激烈,对每家基金公司都是挑战。不过,人才流动目前已经趋于常态化,投资者也可以以平常心对待变动,侧重关注公司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。

来源:券商中国

标签: 基金 基金经理
基金服务网(jijinfuwu.com.cn)是专业的私募基金服务平台,为机构提供基金设立、基金退出、限售股减持、基金财税规划等服务。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
基金服务网

网友评论

已有0人评论

作者:基金服务网,欢迎留言

热门评论